自20世紀60年代起,莫斯科中央陸軍俱樂部開始了和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共同統(tǒng)治歐洲籃壇的叱咤歲月,并將這一統(tǒng)治維持長達20年之久。1969年到1973年他們四度闖進歐洲俱樂部聯賽決賽,兩次奪冠。
1992年—2000年的俄羅斯聯賽9連冠標志著莫斯科中央陸軍隊所代表的俄羅斯籃球在歐洲籃壇的復興。并且從1996年開始,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先后7次打入歐洲聯賽四強,并于2006年成功加冕歐洲聯賽冠軍。
現在的這支冠軍之師不僅保留了2005年奪取歐洲冠軍的原班人馬,如超級巨星帕帕羅卡斯、JR-霍爾登,阿列科賽-薩維拉申科以及教練杜桑-伊夫科維奇,更在2006年簽下傳奇教練埃托雷-梅斯納,以及馬特雅斯-斯莫迪斯,特拉揚-朗登和大衛(wèi)-范特波爾
球隊歷史】
前身
莫斯科中央陸軍的前身是一支軍隊背景的滑雪俱樂部,這只滑雪俱樂部成立于1901年。當然,這支軍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取得05年歐洲聯盟杯冠軍隊不是蘇聯紅軍,而是沙俄軍隊。當時它的縮寫叫O.L.L.S.
成立第一個足球隊
十九世紀末期,圣彼得堡、莫斯科等等這樣的一些大城市的機器制造業(yè)逐漸發(fā)達,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外國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其中包括足球運動已經普遍開展的英國和德國的外國人,這樣足球被引入到了俄羅斯。1912年俄羅斯足協的成立,并參加了當年的奧運會。1910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個足球聯賽。1911年,OLLS足球隊成立,參加莫斯科乙級聯賽。在1918年前,雖然球隊尚未沖甲成功,但球隊實力已經逐漸接近這個目標,俱樂部還擁有了良好的組織結構、訓練體系、青訓系統(tǒng)以及莫斯科最好的球場。
參加莫斯科甲級聯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在彼得格勒領導布爾什維克發(fā)動暴力革命,很快莫斯科政權落到了蘇維埃手中。同彼得格勒類似,莫斯科當地駐軍轉而接受蘇維埃領導。史載,從1917年到1920年,持續(xù)的戰(zhàn)亂使得莫斯科的人口從204萬減至112萬,人民飽受苦難。戰(zhàn)爭中的經濟危機使工人中出現悲觀失望和不滿情緒。1920年秋到1921年春,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發(fā)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戰(zhàn)后,一些省份的中農(革命中消滅了城市中的資產階級,農村的地主階級也被消滅,富農的人口數減少三分之二)因反對征糧參加了暴動。這種動蕩未波及到蘇維埃的軍隊,OLLS隊從1918年起參加了莫斯科甲級聯賽。
改名中央陸軍隊
1924年斯大林掌權,包括其黨、軍隊在內的千千萬萬的人所遭受的,用現在的法律術語講叫“群體滅絕”及“虐殺”。在這種體制下,足球作為一種娛樂項目開始了發(fā)展。1923年起,OLLS接受了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改編,并在1928年正式成立了中央陸軍隊,簡稱CDKA。1936年前蘇聯成立了全國聯賽,參賽球隊以莫斯科球隊為主。這些俱樂部都由誰來支持運轉的呢?其實當時有什么樣的社會階層就有什么樣的球隊組建者。當時有三支強隊,中央陸軍隊有軍隊、內務部背景,老牌球隊莫斯科迪納摩隊當時有很深的克克勃背景,莫斯科斯巴達隊則被看作是平民球隊。斯巴達隊官方記載其為莫斯科的商貿聯盟(trade union)于1922年組建,其大背景是蘇維埃政權面對政治危機和經濟困難,允許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資產主義。此外莫斯科火車頭隊有鐵道部背景,而莫斯科魚雷隊來自城市南部一所兵工廠的工人群體。那段時期的聯賽冠軍基本被迪納摩隊和斯巴達隊瓜分。
黃金時期
從1941年希特勒入侵蘇聯到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全國聯賽處于停頓期。隨著二戰(zhàn)結束,冷戰(zhàn)時期開始,蘇聯軍隊內的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就在這種與西方隔離的環(huán)境下進行足球運動。這段時期也是中央陸軍隊的黃金時期,從1945年到1951年7年間,共贏得前蘇聯聯賽5次冠軍以及2次亞軍,壓制住了當時的主要對手莫斯科迪納摩隊。
奧運會折翅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是蘇聯第一次走進世界體壇。由于當時蘇聯尚無國家足協,中央陸軍隊榮幸的代表蘇聯去參賽,最后打入半決賽。但由于在附加賽中輸給了走錯誤“路線”的南斯拉夫,盛怒之下的斯大林解散了這支俱樂部球隊。球隊主力隊員紛紛轉投迪納摩、斯巴達、魚雷和火車頭等等球隊。
重建
1953年斯大林去世,中央陸軍隊得以重建。經過幾年政治斗爭,赫魯曉夫掌權,批判了斯大林。1956年以雅辛為代表的蘇聯足球隊奪得墨爾本奧運會冠軍,當時部分隊員還是四年前那支參加奧運會的前中央陸軍隊球員。